汽车驾驶人的听觉对汽车驾驶安全有什么影响?
汽车驾驶人的听觉要正常,否则,外界的声音信息难以察觉。比如外界车辆发出的有声信息或警报声,交通指挥人员通过扩音器发出的声音等,如果驾驶人听不清,很容易发生车祸。因此,听觉对驾驶人是非常重要的。
听觉是怎样产生的呢?物体振动发出的音波,作用于内耳引起听觉,在耳蜗中有几万根像琴弦那样的长短不同的纤毛,每根纤毛对一定频率的单音产生共鸣。纤毛越长所感受到的声音越低,纤毛越短所感受到的声音越高。外界声音对于人来说,只能在一定的频率范围内才能起作用。一般情况下,对1千赫附近的声音感受性最强,而在500赫以下和5千赫以上的声音需要很大的强度才能被人觉察到,在16赫以下、2万赫以上时,无论强度多大,都听不到。听觉的绝对界限有很大差别,随着年龄的增大,高音部分的感受性越来越低,听力也就越来越下降。一般情况下,听觉的适应性比视觉快,外界的声响刺激几乎立刻就能听到。在疲劳的情况下,感受性会有所降低,但是恢复比较快,一般经过10~15秒就可完全恢复。在对驾驶人作身体检查时,要求听力必须是两耳各为音叉测距50cm,并能辨别方向,低于这个数值就不适合从事汽车驾驶工作。
此外,听觉器官在一定情况下,也会出现疲劳现象。比如,驾驶人长期连续行车,体力消耗过大出现疲劳,外界各种嘈杂声音的不断刺激,车上零部件松旷发出的噪声等等,都会使驾驶人的听觉器官出现疲劳现象。听觉器官的疲劳,往往使驾驶人听力分散,分辨不清音响的性质,或觉察不出可能造成后果的危险声音,从而导致车祸的发生。这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,使驾驶人有一定的时间休息以消除疲劳。
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帐号